為藍毘尼村民  蓋一個安心家

2023-08-22   | 廖月紅,吳秀玲,吳南凱
哈其庫拉的家屋殘破又漏水,甚至有蛇出沒。攝影:慈濟慈善基金會,地點:尼泊爾藍毘尼。
為了讓尼泊爾藍毘尼輟學孩子Mohamad Safik重回校園,尼泊爾當地慈善組志工,於2023年7月26日,再度到孩子家進行家訪,意外發現母子竟為了擔心屋裡乾草堆躲著蛇,而被迫到屋外搭蚊帳睡覺。見到這一幕,志工們立願要替Mohamad Safik哈其庫拉家,蓋一間能夠讓他們安住的屋子。
 
茅草屋產權  一紙沾著水漬的文件
 
7月27日一早,尼泊爾慈善組志工再度來到戶哈其庫拉家探訪。這間用茅草和土塊蓋起來的屋子,處處漏水。志工曾聽屋主說,這塊地是他自己的,心想就地重建房子,應該是沒問題的。不過,謹慎起見,志工還是必須確認土地所有權的所有細節,才能開始起建。
 
得知志工來訪,哈其庫拉和妻子匆匆從田裡趕回家,志工又發現他和太太眼睛都出了問題,視線不清下還要下田工作,因此行動都顯得遲緩。聽完志工表明來意,哈奇庫拉找出一些陳舊沾著水漬的文件,告訴志工,土地是政府授權給他們一家用的。
 
當地志工也是營建團隊的馬尼(Mani Ramyadav)仔細看過後表示,從文件看來,估計還有一些行政程序的需要確認,才能決定能否施工。於是馬尼和當地志工桑托斯,離開了哈其庫拉的家,即刻來到巴關普爾村莊,政府的管理部門(Bhagavanpur Ward No:1,LCM)所在地,向官員說明此行用意。

 
尼泊爾官員(右)給出這張永久性房屋的證件SPH,它將可以保障哈其庫拉一家有個長久安身之地。攝影:慈濟慈善基金會,地點:尼泊爾藍毘尼。

 
他們先向官員介紹慈濟以及志工在藍毘尼所作的點點滴滴,真誠的心意,無私的付出,感動了當地的官員,終於出示了一份告示,一張半永久性房屋的證件SPH(Semi-permanent house)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保證依據,可以保障孩子一家有個長久安身之地,有了這個證明,別人就不會侵占他們的地,志工也就可以放心地為他們建造屋子。
 
拿到證明,營建團隊比任何人都高興。8月6日,團隊開始拆除舊房子,除了當地慈濟志工,也找了以工代賑的照顧戶,再加上哈其庫拉及二兒子,大家齊心先搬走舊家當,再合力將殘破的房子夷為平地,迎來新希望。
 
月光下趕著把房子蓋好 
 
8月8日進入第3天,大家開始施作水泥地基。隔天哈其庫拉和二兒子去田裡務農,小兒子去上學。剩下太太守著工地,默默看著志工們為他們蓋房子。等待地基乾硬的時間,志工開始挖兩個不同深度的汙水池。責營建組裝屋的志工吳儀榮和當地志工禮斯克什(Rishikesh),考量到哈其庫拉太太日常使用拐杖的不便,商討著階梯的設置不可太高,志工們細心考慮到很多細節。
 
營建團隊趕著把房子組合起來,從天亮做到日落月升,就是希望早日讓哈其庫拉全家能夠盡快入住。攝影:慈濟慈善基金會、廖月紅,地點:尼泊爾藍毘尼。

 
「最近都在下大雨,想要幫他們把屋頂蓋起來,至少有個遮雨的地方。」志工吳儀榮說出心中的急切,團隊爭分奪秒把房子組合起來,午後,果然下起了超大豪雨,等雨停大夥繼續搭建,從天明到月升,靜謐的夜空,擋不住一顆迫切助人的心,就著月色和燈光,直到晚上七點才收工。
 
8月11日,組合屋已經幾乎完成,只剩下周圍的地面需要再整理鋪平,牆面也畫上象徵尼泊爾的圖騰─山脈,凸顯地域人文。8月12日房子完工,歷經七天,哈其庫拉太太看到眼前蓋好的房子,激動地連連向志工道感恩,她說:「自己再怎麼努力工作,打破頭也不可能重建自己的房子。」

 
營建團隊終於趕在雨季來臨之前為哈其庫拉一家人,建造了一個可以遮風擋雨安穩家屋。攝影:吳儀榮,地點:尼泊爾藍毘尼。

 
哈奇庫拉家是慈濟尼泊爾安美專案(安穩家園美善社區)援助的其中一個家庭,志工們希望能夠為藍毘尼貧困的家庭,建造一間間可以遮風避雨的安穩家屋,也希望藉由建屋的過程,招募照顧戶成為以工代賑的營建志工,一起體會助人的快樂,從而改變命運。
 
【更多內容,請參閱慈濟全球社區網

(文:廖月紅,吳秀玲,吳南凱,尼泊爾報導,2023/08/16)(文史處:楊雅穎編輯)
 
Copyright © 2024 Open Source Matters. 版權所有.